您好,欢迎来到28365365.com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文化卓资山
旅游卓资
政务动态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办事服务
“卓资熏鸡”入选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
在12月7日召开的中华小吃产业发展大会上,乌兰察布市“卓资熏鸡”入选中...
[详细]
卓资县推动旅游业融合发展
采取“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养生”、“旅游+医疗”的模式...
[详细]
卓资县下大力气打造旅游业
2018年,将多方筹措资金建设通往红召、红石崖寺和大榆树林胡古塞的旅游公...
[详细]
2017-11-22
卓资县下大力气打造旅游业
2017-11-08
卓资县旅游产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2017-10-27
卓资县旅游业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2017-10-25
卓资县健康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旅游概况
民俗风情
旅游文化
卓资,原称“桌子”,因县府驻地有山,形如“桌子”而得名,后本地文人商贾嫌此名俗气,改称“卓资”,寓“卓尔不凡,资丰物阜”之意。 卓资历史久远,文化多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着力“四个发展定位”,百业俱兴,经济繁荣。这里自古就有“归绥门户、丰州襟喉”之称。东西两市相拥,南北七县(旗)环抱,可谓京蒙走廊,“三北”桥梁,草原客厅,熏鸡故乡。境内京包铁路、京张高铁、京藏高速、京新高速、旅游专线、110国道横穿东西,科左省道、集凉公路纵贯南北,城乡景区四通八达。呼和浩特国际机场、集宁支线机场均为半小时车程。可谓要津中枢,东进西出,南来北往,九地通衢。
生活在今乌兰察布这块大地上的蒙古族,主要是原四子部和察哈尔部的蒙古族,他们的民俗风情,大同小异。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强烈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习惯。在牧区,经济生产活动方式以放牧为主,男女老少都穿着布或绸缎缝制的蒙古袍,束长达丈余的绸料腰带,穿高至膝下的长筒马靴,头上戴帽或束各色头巾缠头。饮食中多以奶制品和牛羊肉为主,粮食为辅,喜饮奶茶。居住方面,在夏秋季节多住容易拆建和搬迁的蒙古包,而在冬春季节则住保温防寒的土木或砖木房屋。马匹和木制大轱辘“勒勒车”是牧民传统的交通工具,在原察哈尔地区还曾流行特有的架杆车。
2017-03-21
卓资县旅游文化
2017-03-03
蓝旗民俗文化园简介
2017-03-03
二龙山农耕文化影视旅游村简介
2017-03-03
富民农庄休闲旅游示范点简介
2017-03-03
卓资熏鸡产业园(博物馆)简介
2017-02-28
康熙与大榆树的传说
2017-02-28
旅游难忘卓资
2017-02-28
诗情山水 画意卓资
醉美林胡古塞
龙胜公园九曲黄河阵
红石崖寺
九龙湾
大榆树林胡古塞
卓资龙胜公园贺龙像
红召九龙湾生态旅游区
省市网站
内蒙古自治区
盟市网站
乌兰察布市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呼伦贝尔市
兴安盟
通辽市
赤峰市
锡林郭勒盟
鄂尔多斯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阿拉善盟
满洲里市
二连浩特市
旗县网站
集宁区
丰镇市
凉城县
卓资县
察右前旗
兴和县
化德县
商都县
察右后旗
察右中旗
四子王旗
察哈尔开发区
其它
乌兰察布市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主办单位:28365365.com办公室 承办单位:28365365.com信息中心
传真:0474-4709603 ICP备案号:13000420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5092102000008
28365365.com版权所有